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俞红枫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俞红枫
责任编辑:熊娜、陈军、胡华平、杨道海
日期:2025/02/27 09:17
浏览次数:94

青春逐光影,梦守初心

俞红枫,一名95后党员教师,202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外语系工作,她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深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心灵的守护者。因此,她始终以身作则,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更在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养上得到提升。

一、创新教学,“译”路向前

2022年 3月30日,疫情期间,俞老师撰文《线上教学,战“疫”有方》并发表于学校官网,分享其在课程《英汉/汉英笔译》线上教学方面的探索及努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 2023年7月,俞老师作为《英汉/汉英笔译》课程团队主讲教师在2023年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暨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同年11月在希望教育集团第一届教学创新大赛荣获文科组三等奖。教学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俞红枫老师知道前方的路还长,她持续地学习,希望能在“三进”工作背景下,给课程注入新的血液。2024年6月,经过沉淀,她凭借《理解当代中国之英汉/汉英笔译》荣获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24年6月,俞红枫老师再次对《理解当代中国之英汉/汉英笔译》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并创新教学设计,最终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2024年9月,获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理解当代中国赛道二等奖(国家级)

“教学之星”团队合影

二、三全育人,“课”守初心

“注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俞红枫老师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放在心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和学生在课前、课后、线上、线下产生更多的教学联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更深层的内在学习动力,让更多学生汲取到更多智慧与力量。

2024年5月,作为党员教师,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在微信公众号“NDGY外语青年说”(现在的NDGY人文新青年)开设的“三进微课堂”专栏通过多模态形式教学,为“三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政素养,也增强了专业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2024年11月,该项目“译”路前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微课堂”网络育人路径探索申请校级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并立项。

理解当代中国之英汉/汉英笔译上课实录

与学生讨论“三进微课堂”推文照片

“三进微课堂”部分推文照片


三、亦师亦友,“语”你同行

“作为一名95后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我懂他们在学习中与生活中的困惑,希望能给他们短暂美好的大学生涯带来一点力量。”近2年内,在学院及系部领导的支持下,俞红枫老师指导21级英本一班宋陈子骏、毛雨薇、袁丽婷、樊元等多位同学获“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及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 “外教社·词达人杯”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俞老师认为,比赛,作为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当重视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与动力。

辅助带队“燕兴杯”

与21英本1班宋陈子骏对赛事进行复盘

与21英本1班宋陈子骏、毛雨薇、袁丽婷讨论演讲如何破题

“在教学与比赛的过程中,我不仅在教学生,学生也成为了我工作中的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她深知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但她相信,只要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就一定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未来的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前行,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争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坚守科学的创新精神,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0条评论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共青学院(2009-2024)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网络信息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 电话:07924342912
备案/许可证编号:赣ICP备10001702